判斷數字式粉塵計光源穩定性,可通過靜態觀察、對比測試和長期監測三個層面操作,無需復雜專業設備,日常使用中即可實施。
在環境穩定的同一位置(如密閉無風的室內),按以下步驟操作,觀察數據是否符合穩定特征:
歸零檢查:將儀器置于清潔空氣中(如開啟空氣凈化器一段時間后的房間),等待 5-10 分鐘預熱。若顯示數值持續穩定在接近 0 的區間(如 0-5μg/m3,具體參考儀器說明書的zui低量程),且波動幅度極小(通常單次波動不超過 ±2μg/m3),說明光源初始輸出穩定。
短時間數據波動:保持儀器位置不變,連續觀察 10-15 分鐘,記錄顯示數值。若數值始終在一個小范圍內平穩波動(如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不超過 5μg/m3),無突然的跳變(如從 10μg/m3 突然跳到 30μg/m3),則光源短期穩定性良好。
當懷疑光源不穩定時,可通過與已知穩定的參照對象對比,排除或確認光源問題:
同型號儀器對比:找一臺同品牌、同型號且確認校準合格的粉塵計,與待檢測儀器并排放在同一位置,同時開啟并預熱。連續監測 30 分鐘,若兩臺儀器的數值變化趨勢基本一致,且差值始終保持在儀器允許誤差范圍內(通常為 ±5% 或 ±10%,以說明書為準),說明待檢測儀器光源穩定。
標準樣品測試:若有條件,使用粉塵標準樣品(如已知濃度的氣溶膠發生器)。將儀器置于標準濃度環境中,若儀器顯示數值與標準濃度的偏差始終在規定精度內(如標準濃度 100μg/m3 時,顯示值在 95-105μg/m3 之間),且多次測量結果一致,表明光源輸出穩定,未因光強變化導致測量偏差。
光源穩定性會隨使用時間衰減,長期監測數據趨勢可發現潛在問題:
定期記錄基準值:每月在同一清潔環境(如固定的室內點位)、同一時間,記錄儀器的初始顯示值(預熱后)。若連續 3-6 個月的基準值逐漸升高(如從 3μg/m3 升至 8μg/m3),或升高幅度超過說明書規定的年度衰減范圍,可能是光源強度下降、穩定性變差的信號。
長期數據波動范圍:對比不同時期的短期波動數據(如每月記錄一次 15 分鐘內的最大差值)。若波動范圍從最初的 ±3μg/m3 逐漸擴大到 ±8μg/m3,且排除了環境因素(如溫濕度、氣流變化),則說明光源穩定性下降,需進行校準或更換。